首页 | 学院概况 | 师资队伍 | 人才培养 | 学院新闻 | 党群工作 | 学生工作 | 学术交流 |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 首页>>师资队伍>>正文
黑龙江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中国史一级学科硕士点
2024-04-25 09:17  


 


 

中国史是黑龙江大学历史学专业主干学科,自1958年设置历史学专业以来,黑龙江大学中国史学科在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方面都取得了优异成绩,特别是在黑龙江省历史和文化研究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黑龙江流域文明研究中心主要研究人员均由本学科教师担任。黑龙江大学中国史学科也是黑龙江省较早培养硕士研究生单位之一。1998年获批的中国古代史二级硕士学位授予点,2005年获批的专门史和史学理论及史学史两个二级硕士学位授予点,2018年获批中国史一级学科硕士点,2021年中国史一级学科成为省建“双一流”急需空白学科。在十几年的硕士研究生培养中,黑龙江大学中国史学科共培养了二百多名硕士研究生,其中包括来自美国、韩国和俄国的硕士研究生。秉承追求学术精品、打造高水品学术团队,既能融入学科前沿,又能服务地方社会的发展理念,黑龙江大学中国史学科经过五十余载的耕耘和砥砺,目前已经形成学术队伍年富力强、高水平成果不断涌现,高级别奖励层出不穷的发展态势。中国史一级学科硕士点主要包括中国古代史、中国专门史、中国近现代史、中国历史文献学四个研究方向,11名硕士生导师。

一、培养目标

 

1、总目标

将研究生培养成为具有扎实的中国史研究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中国史专业知识,了解本学科国内外的研究状况,具有独立从事中国史研究的能力,达到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基本外文资料。毕业后能从事高等院校和科研部门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或到与所修专业相关的部门从事研究和实际工作的优秀专业人才。

2、阶段性目标

中国史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期为三年,在三年里的分期培养目标为:

首先,培养研究生扎实的基本功(阅读专业论著、史料辨伪、写作能力)。

其次,培养学生的史学理论功底(研读中外基本的史学理论名著)。

其三,培养研究生站在正确的理论高度对有关史料进行独立研究,并且能够言之成理,得出比较令人信服的结论。

其四,通过以上各阶段的有序培养,使研究生能够撰写出具有一定学术价值的毕业论文。

 

二、培养优势、特色

 

1、培养优势

  本硕士点建点时间长,导师学历高、研究能力强,学术成果丰厚,指导学生经验丰富。学校环境优越,图书资料丰富,教学设备先进,研究条件好。

2、特色

(1)突出导师在本研究领域的专长,体现出独特的研究方法和研究风格。

(2)突出中国史研究的“会通”传统,从通史角度对各个方向的历史进行纵向和横向研究。

(3)在研究方法上努力借鉴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民族学和文化学等其他学科的理论,实现历史学与其它科学的学际对话。

 

三、课程体系及导师队伍

 

1、课程体系

中国史一级学科硕士点主要研究中国历史。其内容包括上自约一百七八十万年前的中国猿人时期,下迄近现代中国历史。主要分三个研究方向:即中国古代史、中国专门史、中国近现代史。每个研究方向都包括系统丰富的专业内容。课程分为学位公共课、学位基础课、学位专业课和选修课等,各专业方向可开设课程达35门之多。我们也结合现实来指导学生学习和研究中国历史,使历史为现实服务。

 

  2、导师队伍

  中国史专业硕士点建立以后,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在师资队伍建设、现代化教学与研究手段方面有了进一步发展。现拥有导师11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3人,硕士生导师有9位是博士,其中有6名博士后。全部导师均能使用现代化设备进行科研教学,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强大的保证。

(1)硕士生导师周喜峰教授,男,汉族,1964年生,哈尔滨师范大学本科毕业,南开大学中国史专业博士、黑龙江大学哲学博士后。省教育厅重点研究基地黑龙江流域文明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史学科带头人、中国史一级学科硕士点点长及中国古代史方向负责人。兼任中国明史学会理事、中国人类学民族学人口较少民族研究专业委员会专家委员会专家、黑龙江省江桥抗战研究会副会长、黑龙江省历史学会副秘书长。、沈阳故宫博物院清前史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专家、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保护研究会理事、齐齐哈尔大学黑龙江少数民族文化学术交流基地客座教授。出版专著有《黑龙江通史(清朝卷上)》、《清朝前期黑龙江民族研究》、《清代戍边将军——依克唐阿传》等10余部。先后在《光明日报》、《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国社科报》、《中国史研究动态》、《历史教学》、《求是学刊》等刊物发表论文100余篇。参加国家清史纂修工程、主持国家社科项目、省社科重大委托项目及省社科项目等20余项。曾获得省社科专著类一等奖1项,获其他省、厅及校级科研奖励多项。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史(辽金史、明清史)、边疆史、东北民族史等。

 

(2)硕士生导师魏影教授,女,1974年7月生,无党派人士,现任黑龙江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近现代史方向负责人,省教育厅重点研究基地黑龙江流域文明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古代史博士、吉林大学专门史博士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访问学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通讯评审专家、黑龙江省第二批宣传文化系统“六个一批”青年人才、黑龙江省历史学会副会长、黑龙江省地名学会副会长、第五届黑龙江省知识分子联谊会理事、黑龙江省科学技术顾问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历史研究院特聘专家、哈尔滨市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金史、清史、东北地方史等。先后在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40多篇,出版学术专著12部,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1项、全国高古委项目1项;参与完成中华书局点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修订工程中《金史》修订工程、黑龙江工程、黑龙江省百村调查工程;目前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9世纪上半叶清朝的边疆与边政研究”子课题、全国高古委项目“《金史》修撰及版本研究”,参与省部级项目10多项,获得省级科研成果奖10多项。

 

(3)硕士生导师霍明琨教授,女,汉族,1973年生,1994年毕业于黑龙江大学历史系。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献学博士后,中国社科院中国史博士后。中国历史文献学会理事、辽金史学会理事;美国西密歇根大学访问学者,教育部高校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问学者、黑龙江大学杰出青年、中青年骨干教师,中国专门史方向负责人。出版《东北史坛巨擘金毓黻<静晤室日记>研究》(黑龙江省优秀学术著作资助出版项目)《吉祥趣谈》(全国百部优秀科普作品)等专著、编著、教材14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特别项目《中俄蒙区域人文合作研究》、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俄罗斯学界的靺鞨女真研究》、主持教育部社科项目《国家利益下的渤海研究》等国家级、省部级项目近20项。在《光明日报》、《史学集刊》、《社会科学战线》、(韩国)《东西思想研究》等中外高水平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先后师从华中师范大学文献学领域大家周国林、北京师范大学史学史领域大家瞿林东、中国社科院边疆战略与国际关系大家邢广程进行访学和博士后研究。主讲课程获得教育部国家级精品视频课、黑龙江省精品视频课,同时在中国教育电视台《东方名家》播出系列节目,并巡回讲座国内各大高校及各省讲坛。

长江讲坛1

 

(4)硕士生导师朱桂凤教授,哈尔滨市国家投资项目评审专家,黑龙江旅游产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人员。主要从事旅游文化、文化产业和文化遗产等内容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在《档案学研究》、《光明日报》等重要刊物发表论文20多篇,出版专著、教材5部,承担教育部科研项目1项和多项省级科研、教改项目。担任哈尔滨市香坊区政府工业遗产调查研究的文化产业组负责人,参与香港益达集团“满族文化调查、抢救与开发”研究项目和卓达集团“卓达·龙江文化产业园项目可行性方案”的策划工作。

 

(5)硕士生导师于学斌教授(二级),男,汉族,1964年4月生,毕业于四川大学历史系。主要研究方向为北方民族历史和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学。自1986年以来先后工作于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1986-2004)、黑大博物馆(2004-2018)、黑大历史文化旅游学院(2018至今),自2006年先后任硕士生导师于中国专门史(2006-2011)、社会学民俗学(2011-2019)、中国史(2019至今)等学术学位硕士点以及社会工作专业学位硕士点(2018-2024)、博物馆专业学位硕士点(2024)。社会兼职有中国民族史学会会员、中国民俗学会会员、黑龙江省民族研究学会常务理事、黑龙江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常务理事、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会理事、黑龙江省文博学会会员、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省级重点学科“黑龙江流域文明”特聘研究员、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工程•传说卷专家组成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理论评论专家委员会委员。著有《乌裕尔河畔五家子村柯尔克孜族研究》《城镇化背景下传统村落文化的传承问题研究:达斡尔民族村的调查》《中国节日志•春节(黑龙江卷)》《草原毡帐文化研究》等9部著作,在《中国边疆史地研究》《民俗研究》《西北民族研究》《内蒙古社会科学》《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国博物馆》等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发表于《中国社会科学报》上的《确保非遗保护的原真性》一文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所著曾获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第二届学术著作奖二等奖、第二届文化部文化艺术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黑龙江省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奖二等奖(四次)、三等奖(二次)、黑龙江省第四届文艺精品工程奖三等奖、厅级奖项若干。主持并按时完成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两项(一般项目和后期资助项目)、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子课题三项、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三项、北京师范大学重大项目中国社会治理“百村社会治理调查”子课题。目前在研科研项目两项,一项是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专项《黑龙江流域渔猎文化的调查与研究》,一项是中宣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十四五”重点项目”《中国民间文学大系•传说(黑龙江卷)》。

(6)硕士生导师綦岩教授,男,1986年出生,博士(后),黑龙江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历史系主任,从事清史、中国近现代史研究。黑龙江省历史学会常务理事、黑龙江省抗日战争史学会常务理事、黑龙江省国学学会常务理事等。哈尔滨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老字号评审专家;黑龙江流域文明研究中心研究员、黑龙江省金源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求是学刊》史学编辑等。首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黑龙江省普通本科高等学校青年创新人才,黑龙江大学杰出青年、黑大英才等。近五年来,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21CMZ037)“女真文碑整理与释读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9YJCZH129)子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青年项目(19YJCZH129)“女真文碑刻整理与研究”,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18ZSC274)“清代雅克萨满文资料整理与研究”等省部级以上项目十余项。党史学习教育前后,主持并完成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专题项目(18SZH794)“新时代龙江精神的阐释与实践”、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专题项目(19ZSH073)“新时代龙江精神铸魂育人机制研究”、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党史专项重点课题(GJF1421029)“新时代龙江精神的传承与弘扬研究”等政府重大决策类项目近十项。在《学习与探索》《学术交流》等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五十余篇,被《新华文摘》转载。获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征文一等奖、省哲学社会科学、省文学学科、省历史学科、省教育学科优秀科研成果奖等省部级以上奖励二十余项。《关于靺鞨史、渤海史现状及其对策》《侵华日军遗留我国慰灵遗迹存在问题及对策》《我国侵华史研究的历史虚无主义论调及其防范机制》《关于深入抗美援朝史料挖掘与历史研究的建议》《关于深入开展中东铁路与哈尔滨历史文化研究的建议》等资政建议获国家级、省部级领导批示。

db4ebc76c88a8195c39535be19be51f

(7)硕士生导师宋靖副教授,女,汉族,1977年生,师从唐宋史专家任爽先生,2008年获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唐宋史、渤海史、制度史相关问题研究工作。中国唐史学会会员,省教育厅重点研究基地黑龙江流域文明研究中心研究员,首批黑大英才入选。主持并参与多项国家级、省部级项目。在《史学月刊》、《中国社科报》等高水平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出版《唐宋中书舍人研究》等多部学术著作。

 

(8)硕士导师李方昊副教授,男,1971年生,吉林大学专门史(主修辽金史)博士毕业,现从事中国古代史的教学、研究。目前在《史学集刊》、《求索》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篇;出版学术专著《金朝府州研究》、《明清典章制度管窥》等2部,并参与撰写《黑龙江通史》辽金卷。主持学术课题有“黑龙江大学青年基金”项目1项,黑龙江省社会科学学术著作出版资助项目1项,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并且参与过古籍《金史》、《明实录》的点校工作。专著《金朝府州研究》获得2023年度黑龙江省社会科学学科优秀成果三等奖。主要研究方向为辽金史、明清史。

 

(9)硕士生导师姚敏副教授,女,汉族,1987年生,2018年获吉林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黑龙江大学博士后,中国近现代史教研室主任、省教育厅重点研究基地黑龙江流域文明研究中心研究员、黑龙江省历史学会会员、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会海洋战略规划与经济研究分会会员。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史、清史、中国边疆史地研究,先后在《清史研究》《史学集刊》等中外文刊物上发表论文近二十篇,其中一篇文章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近代史》全文转载,参撰著作多部,主持教育部课题一项,参与国家级、省部级等课题十余项,获省级奖项两项。

 

(10)硕士生导师马铭明,女,汉族,1981年生,讲师,黑龙江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是明清文献整理与研究。在《励耘学刊》《求是学刊》《学术交流》《古籍整理研究学刊》等CSSCI期刊上发表了多篇文章,曾被《新华文摘》《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等权威学术选刊转载;参加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三项,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两项,省厅级项目一项。作为第二主编编纂了《清代词话丛刊》等书。

 

(11)硕士生导师彭赞超,汉族,1988年生,中国史博士,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博士后。主要从事辽金史、北方民族史、北方医药史等相关问题的研究工作。中国民族史学会、中国宋史研究会、中国民族史学会暨契丹女真史分会会员。参与主持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省厅级项目。在《社会科学战线》《北方文物》《中国社会科学报》等高水平期刊发表论文多篇。

0236e750724dca71b24c29659c97511

 

上述硕导不仅在学术研究上成果丰厚,而且在教学中也深受同学们欢迎。

 

 

四、毕业后发展前景

 

本专业毕业硕士已达二百多人,发展前景较好。一部分通过考取博士进入高校、研究机构或出国深造,一部分毕业后进入政府机关、学校或企业任职等。

关闭窗口
 
您是第 位访客
 

版权所有:黑龙江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