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院概况 | 师资队伍 | 人才培养 | 学院新闻 | 党群工作 | 学生工作 | 学术交流 |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 首页>>学生工作>>正文
历史学风‖学院举办本学期“高老师读书会”第二期
2020-04-29 15:49 历史学院 

朱熹有诗云:“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徜徉于书海,如同和智者交流,与大师对话,让我们受益匪浅又心醉神迷。4月25日晚,本学期第二期的高老师读书会在云端开讲。本次读书会上,高龙彬副教授继续深入讲述了伍连德医生作为科学防疫专家,有效控制东北地区1910年肺鼠疫的艰辛过程,并通过古今对比,带领大家探寻古代瘟疫治验对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启示。

首先,高老师向大家介绍了当时东北地区鼠疫的基本概况,指出此次鼠疫传播速度之快是因医疗条件简陋、政府的防控不力以及民众对瘟疫认知水平普遍低下造成的。此次鼠疫的危险性之高,让诸多西方医生被迫离开,而伍连德此时站了出来,作为近代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科学防疫专家,通过不懈努力,积极与政府联合防控,最终有效控制了疫情。

随后对于疫情防控的情况,高老师进行了详细概述。1910年10月,由于鼠疫感染死亡的病例出现在秦家岗地区,当时哈尔滨租界华俄公议事会立即召开会议研究严防疫病传染的办法,决定将防疫重点限制在此地区。而在1910年12月末傅家甸(今哈尔滨市道外区)却成为了疫情中心,染疫人员由每天4-10人升至数百人,伍连德医生马上向政府提出建议,对当时疫情中心的居民实行网格化管理,并通过严格的制度手段限制哈尔滨市其他各地区人员出行,集中警察、医生等公共力量防控等手段,集中力量完善防疫制度,从而控制了鼠疫的传播。

最后,高老师向大家讲到,在抗击疫情的历史中,哈尔滨也是一座英雄城市。相信在此次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历程中,全体中华儿女会守望相助,共克时艰,战胜疫情,让幸福安宁的生活重新回到我们身边。(历史文化旅游学院供稿)

关闭窗口
 
您是第 位访客
 

版权所有:黑龙江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