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院概况 | 师资队伍 | 人才培养 | 学院新闻 | 党群工作 | 学生工作 | 学术交流 |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 首页>>学院新闻>>正文
历史文化旅游学院特邀北京大学齐东方教授做学术讲座
2020-06-06 18:49 历史学院 

2020年6月2日晚7时,黑龙江大学重点建设与发展工作处、社会科学处和历史文化旅游学院举办的“社科基地‘云’讲座”第十二期借助腾讯会议平台召开,主题为“曹操墓的发现与中国考古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特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齐东方主讲,历史文化旅游学院副院长王乐文主持。

讲座伊始,王乐文副院长介绍了齐东方教授的研究方向和主要学术成果等,并指出曹操墓一经发现便引起各界的热烈讨论,如今经十年沉淀,齐东方教授从更深层次角度思考曹操墓及其与中国考古学的关系,属风云热点再启。

本次讲座会议室界面

齐东方教授首先回顾了曹操墓的发现,200912月河南省文物局召开的有关曹操墓的新闻发布会说起,并针对发布会后社会对曹操墓的反复质疑的现象,阐释了这座墓可被认定为曹操墓的理由。

 

曹操墓发掘情况图

首先,齐老师例举了当时社会对曹操墓的一些质疑,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这座墓“匆忙发布”且“不够严肃” 2. 出土的“魏武王”石牌与石枕从盗墓贼处缴获不能作为直接证据 3.“常所用”石铭牌可能是有人故意放入墓中的4. 为什么不提取头盖骨DNA与曹操后人的DNA进行比对 5. 最终判断还是要依靠墓志铭 6. 出土的带有文字说明的石牌更像是仓库的说明牌 7. 可能为疑冢。

观其根本,这些质疑产生的原因在于质疑者对考古学的认识十分浅薄,甚至存在一定的误解。因此,对曹操墓的推论,必须在考古学的视野下进行。

首先,考古学的地层学和类型学,为推定西高穴大墓为曹操墓提供了有力证据。

地层学是在进行发掘时,根据土质土色等确定不同层位的方法,不同堆积单位之间存在叠压、打破关系。专业的考古不同于盗墓或者挖宝之流,是科学的发掘和保护,在曹操墓的发掘过程中,出土物以上的层位关系并未被破坏,所以不可能是后埋入的。由此可证,遗物造假绝无可能。

类型学研究个体器物的方法,但又不仅如此,也可以通过对包括遗迹、遗物、遗痕在内的“遗存”形态的排比,来确定遗存的时间与空间关系。曹操墓的墓葬形制符合汉魏时期王侯墓葬等级,墓中出土物具有典型东汉特征。这些都是经过类型学分析后得出的可靠结论。

另外需要注意的一点是,不能把历史上的曹操与文学作品塑造的曹操混淆。

至于所谓“疑冢”说,肇始于北宋王安石的诗句,诗中提到 “铜雀台西八九丘”,后开始演绎,到明代就有“在讲武城外,凡七十二冢”,由此造成层累地叠加,这与“疑古派”核心观点契合。因此,在研究特定人物时,应该把每一件史事的记载,已先后次序排列起来,疏通源流,研究这件史事的渐变演进及其原因。

逐一驳斥了有关曹操墓的质疑后,齐老师总结了判定曹操墓的考古学证据:

一、这座墓葬规模巨大,总长度近60米,为前后双室砖墓,且前后室分别有两个耳室,其形制与结构与汉魏时期已知的王侯级别的墓葬相符;

 

曹操墓复原图

二、从出土的器物、画像石等遗物来看,具有汉魏的特征;

三、文献记载曹操墓在“西门豹祠西原上”,而该墓也确实在西门豹祠以西。且西高穴村西出土的后赵建武十一年(公元35年)大仆卿驸马都尉鲁潜的墓志中也明确记载了曹操墓的具体位置,与这座墓的地理位置相符;

四、这座墓虽规模不小,但墓内装饰简单,也没有壁画,尽显朴实,这与曹操《终令》中薄葬的要求相吻合

五、墓中出土刻有“魏武王”的石牌和石枕,而“魏武王”恰恰是就曹操的谥号,这也成为了证明曹操墓最确切的证据;

曹操墓发掘现场及墓中出土石铭牌

六、墓中的男性遗骨经鉴定为60岁,与曹操死时的年龄相符。

由上可知,判定这座墓为曹操墓的证据已经形成了完整的证据链,足以证明此墓即是曹操墓,而不是凭空想象。

在互动环节,大家提出了有关毁墓现象、玉衣的使用、墓葬选址和建造年代,公共考古等相关问题,齐东方老师一一作了解答。本次讲座于晚9点圆满结束。(历史文化旅游学院供稿)

关闭窗口
 
您是第 位访客
 

版权所有:黑龙江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